第114章 能不能不要谈赚钱的事?_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
烈日小说网 > 人在南宋,我与蒙古争天下 > 第114章 能不能不要谈赚钱的事?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4章 能不能不要谈赚钱的事?

  为防御金人从海上偷袭,又设立了沿海制置司。沿海制置司最初只有一个官署,其后分为浙西沿海制置司和浙东沿海制置司,分别驻在平江府许浦镇和明州定海县,两司废置不常,最后只有浙东沿海制置司保留了下来,并迁到许浦,沿海制置使例由所在地主官兼,日常工作由副使负责,通常为水军武职担任。

  绍兴十一年,南宋与金签订和议,南宋朝廷开始了着重建立水军的宏大计划,并把定海县的水军移驻到许浦,先划归殿前司,后又改为御前水军,成为南宋规模最大的一支水军,当时总兵力约一万四千人。

  所以此时庆元府定海县是没有水军的,也没有沿海制置司,原历史要到理宗时期,才有人提议,重新在定海县设水军,约有数千人。

  听到赵与芮要重设市舶司和沿海制置司,史弥远愣了好一会。

  魏王想干嘛?

  市舶司是关系到海关收入,史弥远可以认为魏王想捞一笔。

  但是沿海制置司负责造船和水军,魏王伱想干嘛?

  但史弥远转念想想,大宋水军存在感向来不强,在权斗中更是从来没有起过作用,他当年政变弄死老韩,靠的还是禁军夏震,所以水军这玩意,在史弥远眼里真是不值一提。

  “与芮想跑海贸。”这时赵与芮兴奋的搓着手:“听海上之利,暴与十倍,甚至百倍。”

  能不能不谈赚钱的事?史弥远又是一脸黑线。

  他犹豫片刻,便道:“重设沿海制置司,就需要水军,要么从定海招募,要么从许浦调回部份。”

  赵与芮没有犹豫,立刻道:“招募花的更多,还是直接调过来好。”

  史弥远脑海里此时已经开始想着关于两宋水军的一些资料。

  当年灭南唐之后,北宋就放弃了对两淮地区的军事建设,结果到了南宋后,黄河流域沃土全失,战线随之深入淮河流域,宋金在川陕、荆襄、两淮展开剧烈地争夺战,两淮地区成为了宋金的三大战场之一。

  两淮地区水网交叉,是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然屏障,作为两宋时期的顶梁柱,主战派大臣李纲看到了水军的重要性,向皇帝建议,重建水军。

  在李纲的强烈支持下,宋廷一边自己造船,同时呼吁民间商人捐赠,到1128年时,南宋水军终于初具规模。

  1130年初,金国兵临临安城,宋高宗匆匆上船逃亡海外,跟着水军一路逃到温州,金国紧追不舍,双方在雨夜中一场大战,金国惨败,退回明州港,接着在撤退时,又被韩世忠带水军伏击,差点打死了金国统帅兀术。

  经过这次胜利之后,宋廷意识到了水军的重要性。

  所以两宋水军建设,也不到一百年时间,水军兵力还是不够多。

  现在赵与芮突然提议要在定海县重设水军,史弥远的脑海里在电光火石之间,把李纲时期水军和嘉定年的现状飞快捋了遍。

  许浦水军规模庞大,后勤保障不容易,南宋用了钱粮分开的办法,由当地平江府提供饷银,常熟、昆山、吴江三县供粮,就这样还是供应不及。

  平江府几乎没给过一贯铜钱,全部支付会子,而且又把任务层层压迫,分派到各县,明明朝廷对各县要求只需要供粮,结果还是要给钱。

  历史上南宋朝廷要求下面支付军费不能拖欠,但各地无法支付,比如到南宋后期,常熟县分摊到每年四十万贯军费,根本拿不出,常熟县令因为不愿意压迫收刮百姓,就把县府的七处屋子改造成卖酒的拍店,再七折卖掉,凑一点酒课补允费给水军。

  史弥远捋了一遍后就明白了一件事,现在朝廷没什么钱,水军军费都不能得到保障,各地水军都在用船做私活,这也是南宋水军目前公开的秘密,朝廷也知道这个困境,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当不知道。

  魏王也想打水军的主意,用水军船只为自己赚钱。

  他犹豫了下,沉声道:“孝宗时,朝廷有人提议自明州定海水军移驻许浦以来,当时水深可以泊船,后来潮沙渐塞,战舰非凿坞不可容,非潮盛不可浮,船舶装载太重也难以出海,就需要将许浦水军的一部分屯泊到顾迳港口。顾迳在许浦之东百余里的地方,现在属于嘉定境内。这样,顾迳水军与许浦水军互为犄角,缓急之间,可以相互支持,作为备御。”

  “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,朝廷没钱,地方也不愿承担费用。”

  “后来只有少许水军移驻顾迳港,不足千人。”

  “现在魏王提出要重置制置司,就需要移驻水军,许浦移出去肯定没问题,当地水军越少,当地后勤压力越。”

  “但是,庆元府能承受水军军费和粮草吗?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lrxs8.cc。烈日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lrxs8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